N-牛脂基-二丙烯三胺:油脂鏈與多胺的協同增效劑
——基于牛脂烷基疏水鏈的性能邊界分析
N-牛脂基-二丙烯三胺(CAS 61791-57-9),作為牛脂烷基修飾的三胺化合物,憑借長鏈疏水基團與多氨基活性位點,在乳化穩定、金屬緩蝕等工業場景中展現獨特作用。本文基于實驗數據與行業應用,客觀解析其特性與適用場景。
一、化學特性與生產控制
-
分子構成
- 結構式:R-NH-(CH?)?-NH-(CH?)?-NH?(R=C16-C18牛脂烷基)
- 物理性質:黃色至棕褐色粘稠液體(25℃粘度 300-500 mPa·s,傾點 15℃,密度 0.89 g/cm³)
- 胺值:≥200 mg KOH/g(GB/T 14074.14)
-
生產工藝
- 合成路徑:
→ 牛脂基氯與二丙烯三胺縮合(摩爾比1:1.2,溫度 80-100℃)
→ 副產物控制:游離胺≤5%(電位滴定法)
- 質控關鍵:
→ 碘值 40-50 g I?/100g(GB/T 5532,反映不飽和度)
→ 水分≤0.5%(卡爾費休法,GB/T 6283)
二、功能驗證與數據支撐
1. 乳化穩定性能
- HLB值:8.5-9.5(適合W/O型乳液)
- 礦物油乳化:3%添加量實現乳液穩定性>6個月(離心3000rpm/30min不分層)
2. 金屬加工液應用
- 緩蝕效率:1.5%添加使鑄鐵切削液防銹周期>7天(GB/T 6144)
- 極壓性能:四球試驗PB值≥800N(GB/T 12583)
3. 個人護理品
- 頭發調理:2%添加使梳理力降低40%(Diastron儀器測試)
- 溫和性:斑貼試驗刺激指數0.3(0-5級,屬無刺激)
三、典型應用場景
1. 工業潤滑劑
- 軋制液配方:5%添加量使鋁板表面粗糙度Ra≤0.2μm(GB/T 2523)
- 生物穩定性:28天細菌存活率<10%(ISO 11734)
2. 農藥乳化
- 草銨膦乳油:10%復配實現乳液穩定性(54℃/14天,析油率<5%)
- 藥液滲透:接觸角降至25°(甘藍葉片,圖像分析法)
3. 原油破乳
- 稠油脫水:100ppm添加量使含水原油脫水率>98%(SY/T 5281,50℃)
- 界面張力:油水界面張力降至0.5 mN/m(旋滴法)
四、性能局限與優化路徑
-
客觀限制
- 低溫流動性差:<25℃需加熱至40℃泵送
- 生物降解性:28天降解率僅35%(OECD 301D)
-
改進方案
- 乙氧基化改性:引入5-7個EO基團,生物降解率提升至>70%
- 復配降凝劑:與聚丙烯酸酯(1:0.2)混合,傾點降至-5℃
五、成本效益分析(以金屬加工液為例)
對比項 |
牛脂基三胺體系 |
石油磺酸鹽體系 |
原料成本 |
¥28,000/噸 |
¥15,000/噸 |
使用壽命 |
6個月(無需更換) |
3個月需更換 |
廢水處理難度 |
COD<1,000 mg/L |
COD>3,000 mg/L |
結語:油脂基多胺的工業適配方案
N-牛脂基-二丙烯三胺在長周期潤滑、高粘度體系乳化等場景中具備明確優勢,其牛脂鏈提供優異油溶性但需面對低溫流動性挑戰。推薦在高溫工況金屬加工(如軋制、沖壓)或需生物基原料的體系中優先選用,儲存溫度建議>20℃。